长安秋叶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百一十八章 多掏一万两,大唐小侯爷,长安秋叶,百香果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&esp;&esp;京城。
&esp;&esp;李纲府邸。
&esp;&esp;杜如晦迈着小碎步,惊慌失措的跑进来,道:“不好了,平安侯的书店提前转为出售模式,日进三千两。”
&esp;&esp;李纲大为吃惊,道:“假消息吧?”
&esp;&esp;“确实如此,据说写了一个叫金瓶梅的故事,买者众多,一本一两银子,不议价。”
&esp;&esp;李纲疑惑道:“那就是三千册啊。”
&esp;&esp;“是啊。”
&esp;&esp;“有书吗?”
&esp;&esp;杜如晦从袖袍里取出一本,拿给李纲看。
&esp;&esp;李纲反复看后,震惊的无以复加。
&esp;&esp;没想到这么轻薄,而且字迹全部为楷书所写。
&esp;&esp;惊奇问道:“一个人写的?每天三千册?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。”
&esp;&esp;“是一个人写的,只不过是印出来的,他把字刻在木头上,纸放在刻好的木头上,加上一层墨,用刷子一刷,一张就写好了。”
&esp;&esp;李纲气血往上涌,道:“好聪明啊,昨日里我们还在编排他送书的愚蠢,现在看来,愚蠢的是我们啊。”
&esp;&esp;杜如晦摔着绣袍道:“可不是吗,直打脸啊。”
&esp;&esp;“不行,得去见陛下,立马将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收归朝廷,这样下去,要出大事了。”
&esp;&esp;“走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皇宫内,李二手攥着一本金瓶梅,看的津津有味。
&esp;&esp;相对其他学子,李二的定力可见一斑。
&esp;&esp;看完全本,没有出现脸红心跳身体不适的时候,该笑的时候,也只是轻笑一声。
&esp;&esp;“有意思,越来越有意思了。”
&esp;&esp;魏征待李二说完话,抱拳道:“如此有伤风化的事,平安侯都能做的出来,请陛下下令严惩。”
&esp;&esp;在制盐一事上,李二已经占足了方卓的便宜,随着各地精盐开始炼制,并投入市场,产出和销售一直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势头。
&esp;&esp;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传统竹简行业的冲击会很大,是个傻子都能看得出来纸张更容易书写和携带,对竹简就是毁灭性的打击。
&esp;&esp;可是旧利益者不愿意退出舞台,做最后的困兽之斗罢了。
&esp;&esp;平安侯售卖纸张受挫,于是想出通过解放人类阴暗面来打开市场,本身也无可厚非。
&esp;&esp;有伤风化吗?
&esp;&esp;大唐律例里从来都没有一条关于传播不健康故事而定罪的条款。
&esp;&esp;平安侯是钻了律法的空子,并不构成犯罪,所以,李二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&esp;&esp;这时,只见李纲杜如晦他们匆匆忙忙赶到,手里拿着金瓶梅第二卷。
&esp;&esp;李二伸手要过来,读的有滋有味。
&esp;&esp;三位老臣面面相觑,摊着手,表示毫无办法。
&esp;&esp;读完之后,李二坐在软榻上,喝了一口茶。
&esp;&esp;“三位爱卿可是为了这书本而来?”
&esp;&esp;“正是!”
&esp;&esp;“陛下,平安侯私自销售有伤风化的书籍,应立即停止其行为,没收所有工具,并收缴非法所得。”
&esp;&esp;李二转向魏征道:“你的意思呢?”
&esp;&esp;魏征道:“微臣附议。”
&esp;&esp;李二起身,笑道:“狭隘了,爱卿们,纸张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,为了更加方便百姓的生活。
&esp;&esp;平安侯掌握了技术,自产自销,无可厚非,不能因为他冲击了传统行业,就要治他个传播不良故事的罪名吧?”
&esp;&esp;李二一番话说的三位老臣哑口无言。
&esp;&esp;其实,他们也知道其中的道理,只是这样一来,他们三家竹简生意就会受到冲击,随时都有可能倒闭。
&esp;&esp;听说平安侯的仆役已经到了长安,正在满大街找房子,相信很快就会有第二家书店开业,到时候,才是真正的毁灭性打击的开始。
&esp;&esp;长安城集全国商队于此,每天那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商队来来回回,只要有书本流出,很快纸质书本就会流通的到处都是。
&esp;&esp;竹简行业的末路也就到了。
&esp;&esp;别看现在平安侯卖书卖的贵,那是在吃第一波红利,等书店开的到处都是的时候,价钱自然就会下来,一文钱一本书也不是不可能。
&esp;&esp;传统行业能经得起这么折腾吗?
&esp;&esp;利国利民的事情,李二从来都不会去阻碍他的发展。
&esp;&esp;反而会做出扶持。
&esp;&esp;“王圭!”
&esp;&esp;“陛下!”
&esp;&esp;“传朕旨意,即日起,皇宫内所有用度,全部用纸张代替,至于你们怎么和平安侯商量,那是你们的事情。”
&esp;&esp;“喏!”
&esp;&esp;首先是皇宫内的用度,接下来就是日常办公,再往后,就要全国统一了。
&esp;&esp;纸张的使用率快不快,取决于全国的经销商造纸坊铺的速度了。
&esp;&esp;这是一个机会,一个发大财的机会,朝廷已经释放出了信号,如果还不能抓住的话,就说明你这辈子都不会是个有钱人。
&esp;&esp;三位老臣听完李二的圣旨之后,果断告辞了李二,坐着轿子起身就来到了平安侯的府上。
&esp;&esp;他们到的时候,王圭正在和方卓商讨纸张进皇宫事宜。
&esp;&esp;于是,三人只能在偏厅喝茶等候。
&esp;&esp;时不时的就会传出很激烈的争吵声。
&esp;&esp;“想要拿到配方,一万两起步,低于一万两,门都没有。”
&esp;&esp;只听见王圭气的七窍生烟,跳着脚的骂道:“你平安侯的位置都是陛下给你的,你应该投桃报李,感念陛下对你的恩情,主动献出造纸术和印刷术,如果没有陛下的支持,你以为你能坚持多久?”
&esp;&esp;方卓道:“没得商量,纸张的盛行陛下说了还不算,全国百姓说了算,他们愿意使用什么,那是百姓自己的选择。”
&esp;&esp;后面没听清他们再说什么,只看见王圭最后走的时候,脸色不是很好看。
&esp;&esp;甩着绣袍就走了。
&esp;&es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